周宸(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19-12-18

主要业绩

1、近五年主要工作业绩:2011-2014年主持国家科技部“鲍产业关键技术化与示范推广”子任务鲍产业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主要成果:整合“12396”服务系统和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的数据信息资源,研发了鲍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平台各类鲍鱼产业专题信息以达到2000多条。组成了鲍产业相关的育种、养殖、病害防治、环境保护、加工等相关领域的专家队伍。通过电话、专家在线、邮件和现场指导等形式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发放鲍病害防治挂图和宣传册等。2014年主持国家农业部“对虾白斑综合征(WSS)专项监测”和省还暗影与渔业厅“福建省渔业病害疫情与生态环境监测”任务。2013-2015年主持省海洋与渔业厅“福建网箱养殖刺参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成果:确认了刺参腐皮综合征的病原,刷选出11种敏感药物。刺参病害防控技术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刺参增重率达200%以上,成活率达90%。2009-2012年主持省科技厅“海水养殖生物病害防控预警预报平台”项目。主要成果:建立了福建省主要养殖大黄鱼、石斑鱼、真鲷、魳鱼、东方鲀、斜带䯸鲷、鲈鱼和牙鲆等8种鱼类和斑节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等4种对虾以及鲍、刺参、坛紫菜等共32种病害的数据库,内容包括“病症、病原病理、流行病学和防治方法等。初步构建了服务于水产的病害的预警预报系统。2009-2010年主持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海洋动物实验动物化优选和研究”,初步刷选出虾虎鱼和海洋青鳉等作为海洋实验动物。2、近五年发表的论文:近五年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7篇:“斜带石斑鱼TLR5S基因机构及功能分析”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池塘养殖刺参病原菌塔式弧菌的分离与鉴定”南方水产科学2014,04;“福建海区网箱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分析与鉴定”福建水产2012,02;“坛紫菜叶状体病烂的病理学初步研究”福建省水产学会病害防控专业委员会论文集,海洋出版社,2011;“云芝多糖和副溶血弧菌灭活苗对斜带石斑鱼免疫功能的影响”海洋渔业2010,3;“2种虾虎鱼染色体的核型分析”南方水产2010,4;“厦门海域野生鱼类单殖吸虫种类组成分析”现代渔业信息2010,7. 3、著作:编著《无公害海水养殖综合技术》第三章无公害虾蟹类养殖、《福建海水养殖》第二章第七节、第三章第五节和《海水养殖鱼类100问》第二部分海水鱼病害防治等3本。

专业特长

主要从事海水养殖生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海水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对水产品、养殖环境微生物检测和水生动物疫病检验检疫等工作。

在对虾、大黄鱼、石斑鱼、鲍、刺参和紫菜等疾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研究方面,通过病原的分离和鉴定、致病性和治病条件、体外培养、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确认病原;从群体的角度对环境、养殖生物、病原及他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掌握流行病的病因、病原分布及其流行规律。

在疾病综合防治方面,有针对性地从改进养殖工艺,改善环境入手,摸索出一套以生态防病、生物防治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从而真正解决养殖生产环节中的一些难题。

2001-2010年在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厦门)从事水产品、无公害产品和渔业环境等微生物检测工作。

获得荣誉

1、科研奖项:2012年“中国南方刺参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2004年“鲍主要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1年“对虾发光病防治技术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对虾病毒爆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研究“获中国水产科学院进步一等奖;2003年“波纹巴非蛤海区增养殖技术“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08年“斜带石斑鱼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厦门市科学进步三等奖。2、学术团体兼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福建省水产学会病害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3、政府专家:2012年被福建省司法厅聘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司法鉴定服务团专家。2010-2011年被福建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聘为“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咨询评审专家。2011-2013年被福建省工程技术人员水产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委会聘为评审专家。2006年被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为省科学技术水产渔业专业组评审专家。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