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食品安全2025年上半年综合报告

2025-08-25

福建省食品安全状况绿皮书

(2025年度综合报告)

全域监管·风险治理·社会共治

报告摘要

本报告基于2025年度福建省食品安全监管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省食品安全现状、风险隐患及治理成效,提出了未来监管方向和政策建议。

监管覆盖

"一品一码"追溯系统覆盖34.09万家企业,96%主体入驻率

抽检合格率

2025年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9.3%,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执法成效

2024年查处案件2.12万件,移送公安机关138件

1监管体系与机制创新: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治理

1.1 组织架构与法规体系升级

四级监管网络全覆盖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协同监管体系,市场监管部门主导,农业农村、卫健、海关分工协作

法规政策精细化

出台《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明确11类主体强制接入"一品一码"追溯系统

1.2 智慧监管与技术赋能

"一品一码"全程追溯系统
指标2025年数据覆盖范围
注册主体34.09万家生产、流通、餐饮全环节
备案食品信息5279.39万种26大类食品
数据上传量35.61亿条实时对接省级平台
主体入驻率96%学校食堂、大型商超100%覆盖

消费者扫码可查询生产日期、检验报告、原料来源等全链条信息

抽检监测机制优化

高频次公示

2024年起实行抽检信息"每周一公示",截至2025年8月累计发布60期

2025年典型抽检结果(第30期)

  • 抽检量:24大类食品983批次
  • 合格率:99.3%(976批次合格)

1.3 执法联动与难点破解

严打违法犯罪

2024年执法成效

  • 查处案件2.12万件,移送公安机关138件
  • 食品非法添加案件量同比增幅达46.34%

典型案例

  • 硼砂非法添加案(2025年5月):石狮市吴刚餐饮店在馄饨馅中添加硼砂,涉刑移送公安
  • 病死猪肉产业链:2025年破获6个犯罪团伙,查扣病死肉130吨
行刑衔接创新

建立"警务联络室",公安驻点市场监管局协同办案,2024年移送涉刑案件41件

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数据透视核心隐患

2.1 总体状况稳中有忧

风险维度典型问题案例
微生物污染福州千沫餐饮面碗检出大肠菌群、阴离子洗涤剂双超标
农药残留沃尔玛福鼎店大葱噻虫嗪超标210%
食品添加剂滥用晋安区惠客多便利店果蔬小馒头违规添加柠檬黄、亮蓝
重金属污染平潭蔬菜经营部老姜铅含量超标(铅含量0.21mg/kg)

2025年监督抽检显示,餐饮具阴离子洗涤剂残留占不合格总量25%

2.2 区域性与系统性风险

特色食品风险

古田红曲产业曾因桔青霉素指标受限,2024年经投入300万改造工艺,抽检合格率升至100%

病死畜禽监管漏洞

不法分子以20-50元/头收购病死猪,加工成腊肉后利润率超100%,检测标准缺失致病死肉"合法化"

新兴风险

"现挤鲜奶"隐患:流动摊贩售卖的鲜奶携带布鲁氏菌风险高,且无法追溯

3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精准施策破解难点

3.1 校园食品安全强化

"四个最严"落地
  • 2025年7月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强制要求配餐企业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 典型案例:沙县某职校食堂因油污堆积拒不整改,被罚1000元并全省通报

3.2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

"五查工作法"治理小作坊
查原料(禁用病死畜禽)
查添加剂(合规使用焦糖色)
查标签(打击虚假厂名厂址)
查环境(卫生条件动态监测)
查追溯(强制信息录入)

典型案例曝光:建瓯市某网店冒用"南平同栗家食品"厂名销售红糖年糕,被罚没3395.47元

3.3 餐饮服务风险闭环管控

"百城千家承诺行动"

2025年启动,计划2026年底前每县打造20家食品安全示范店(餐饮+销售各10家),实行动态退出机制

餐饮具消毒专项

推广热力高温洗碗机,2025年学校食堂配备率达100%

4产业质量提升:技术赋能与标准引领

4.1 "核查处置+技术帮扶"模式

古田红曲产业重生

科技小站专家4次入企诊断,推动37家企业改造新能源热泵烘干工艺,建立共享实验室

帮扶类型企业数量整改有效率
抽检不合格企业21864家90.94%

4.2 追溯体系驱动质量革新

"一品一码"深度应用
  • 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快检设备,结果100%公示
  • 推动肉品检疫证明电子化,杜绝票据造假

5社会共治:多元协同筑牢防线

5.1 企业自律与公众监督

"你点我检"机制

2025年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抽检2700批次,覆盖食用油、乳制品等高消费品种

线索引擎升级

福州市开通"市场监管e治理"随手拍功能,实时举报无证生产、标签造假等行为

5.2 科普教育与风险警示

针对性辟谣
  • 泉州市监局发布《现挤鲜奶三大风险》:微生物污染(布鲁氏菌)、营养失衡、监管缺失
  • 专家辟谣"羊奶不易过敏":羊奶与牛奶蛋白相似度超80%,过敏率无显著差异

6未来挑战与政策建议

6.1 监管能力现代化

  • 病死畜禽检测标准缺位 → 建议增设病原菌检测指标,建立专门病死肉鉴定体系
  • 智慧监管深化 → 推广"AI识别后厨违规行为",试点区块链追溯肉品流向

6.2 法规标准补短板

  • 制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无害化补贴标准,严惩非法流转
  • 特色食品标准建设:加快沙县小吃、福州鱼丸等福建地标产品团体标准制定

6.3 风险防控前移

  • 土壤修复先行:基于第三次土壤普查数据建立污染数据库,管控重金属源头
  • 预制菜标准空白 → 联合卫健部门制定防腐剂、菌落总数等限量标准

结语

福建省连续25年治理"餐桌污染",未来需以病死畜禽监管、智慧追溯、标准体系为突破点,构建"预防为主、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附录:核心数据来源

  • 1.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抽检通告(第28-30期)
  • 2. 病死猪肉整治专项行动报道
  • 3.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公告
  • 4. 校园食品安全新国标解读
  • 5. 福州市年度监管计划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政府公开信息,完整版可访问福建省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平台获取动态更新

网页由福建省食品安全促进会制作,仅供参考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